尊敬的客戶:歡迎您登陸“臨泉恒達食品有限公司”網絡客戶服務平臺,您的意見是我們成長的甘露,您的建議是我們開發的源泉! |
|
|
|
大蒜的作用 |
作者:管理員 發布:2008年5月17日 瀏覽次數: 5121 |
大蒜,亦稱胡蒜,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大蒜醇香辛辣、風味獨特,除能促使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增加,提高食欲,增加消化功能外,還具有殺菌、消炎的作用。新近研究發現,常食大蒜尚能降血胎、降血糖及降血壓,甚至還可防癌。 大蒜的醫療效用真是令人驚奇,它作為藥用已有5OOO多年的歷史。因其能治病,埃及人曾把大蒜視為神祗。在羅馬時代,大蒜是將士們的普通食物,他們相信吃大蒜能使身體強壯,變得勇敢。古希臘一位名醫,曾說大蒜的功能“可以澄清動脈”,后來羅馬一位科學家補充說是“胸腔科的化膿劑”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美國政府把大蒜榨出汁來和以清水,涂在繃帶上,用來敷裹傷患,挽救傷員數十萬名。 我國人民在使用大蒜治病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中國古代軍隊的軍糧中,也包括大量的大蒜,因為它具有殺菌的效力。文字記載被譽為“苦口良藥”的湖北荊州獨蒜頭,早就用來治療痢疾。三國時,諸葛亮在荊州一帶駐扎操練軍隊,正值盛夏酷暑,痢疾流行,將士們采用獨蒜頭搗爛沖水飲用,療效甚佳。明代李時珍著的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大蒜可以“除風邪、殺毒氣,治泄瀉暴痢及干濕霍亂”。所以,當民間瘟疫流行之時,人們常把大蒜放進飲水中浸泡,以解水中之“毒”。 中醫認為:“大蒜味辛,性溫,入藥能通五臟,達諸竅,去寒濕,辟邪惡,下氣暖中,消谷化肉,殺毒蟲”,有“內服治瘟疫,外用散痛腫”之功,F代醫學研究證明,大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大蒜中含有一種蒜素,通常以蒜素原的形式存在,在蒜素原酶的作用下,分解為蒜素,發揮其抗菌作用。所以大蒜對痢疾桿菌有較好的抗茵作用,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雙球菌也有抗菌作用。生用大蒜時抗菌力強于熟用,紫色蒜的抗菌力優于白色蒜。 科學實驗還顯示,大蒜能使糖尿病人的血糖下降,增加體內胰島素的效能。還可以治療高血壓,預防血栓引起的腦溢血和心臟冠狀動脈梗塞,更重要的是有防止癌細胞生長的效果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系主任米爾納說:“我們讓大白鼠吃能使乳腺細胞轉化成癌細胞的致癌化學物質,然后分組給它們吃劑量不等的大蒜粉,結果,發現吃大蒜越多的大白鼠,患乳腺癌的就越少。試驗顯示,大蒜可把這種化學物質的致癌作用減少70—90%”。他還說:“肺癌、胃癌、結腸癌在中國的發病率低,原因之一就是大蒜在這個國家的消費量是首屆一指的。 ” 大蒜還是很好的營養品,據測定,每100克蒜中合碳水化合物27克,硫胺素37毫克,還有蛋白質、脂肪、鈣、鐵、磷、維生素B2和維生素C,18種氨基酸,大蒜油等營養成份。大蒜是佐餐佳品,在烹制魚肉時,可去腥增香。尤其在與魚肉蛋類燒制時,蒜酶能分解其中的蛋白質,使這些本來不易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,變為容易吸收利用的物質。 大蒜形如珍珠白玉,辛辣濃郁,芬芳持久,既可鮮食,又可加工成糖蒜,醋蒜、鹽蒜等腌漬制品。蒜薹質嫩清甜綠白相隔,脆嫩可口;蒜苗色綠鮮美,味辣帶辛,爽口開胃。大蒜渾身是寶,食用適量,大有裨益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