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價格為何暴跌?
2007年是大蒜的災難之年,從市場規律而言,4年的循環周期正好進入下降循環。如此看來,近年來的行情都值得研究。07年大蒜后期價格暴跌還有其它原因:
一、大蒜產量高、質量差。
二、新手跟風,盲目幻想前幾年的高利潤,大量收購,抬高收購價格。后期價格大跌時定力不足,盲目跟風,助長了價格下跌的勢頭。
三、期貨影響,有人為操控并影響市場的現象。
四、大蒜出口變動進一步壓縮有限的市場。國外看到中國大蒜豐收,且價格不振,有意壓低價格。國內出口商為爭取國外客戶,不惜低價競爭,形成惡性循環。
五、國內食品安全整治,加大了對大蒜出口的控制力度,從質量上嚴格把關,使大蒜出口受到影響。
六、蒜農和存儲商及各冷藏企業沒有風險預警幫助,為爭取各自利益,各自為政,相互施壓。
七、各種分析說法不一,很多人不能冷靜看待,進而做出錯誤判斷。
大蒜價格套住了誰?
大蒜災年,但到底是誰的災?大蒜收購前期,價格較低,收購后期,在搶購局面的影響下,價格一路高升,蒜農應該個個喜上眉梢。而冷庫蒜價格的暴跌,卻讓大蒜存儲戶賠得幾乎血本無歸。
由此可見,07年末蒜農的種植積極性還是很高的,因此08年大蒜產量依然不會減少,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不會得到有效的緩解。因此很有可能產生的局面是,07年大蒜套住了儲戶,08年將套住種植戶。
市場與政府的微妙關系?
大蒜市場之所以會出現今天的局面,和政府的關系到底有多大?
靜思以后,不得不承認,市場一直以來處于相對混亂的局面。行情好的時候,大家為了追逐利益,種也好,儲也好,幾乎可以達到盲目、瘋狂的程度,對一些相應的政策法規可以說是不聞不顧。而行情不好的時候,起初會利用自己的一切手段,在低價競銷中爭奪自己的微薄利益。嚴重的時候才開始依賴政府,希望政府出面解決,收拾盲目、瘋狂和不擇手段之后的爛攤子。
08年大蒜如何發展?
近日,農業部、國家蔬菜流通協會及國內各重要產蒜區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齊聚“河北大蒜之鄉”邯鄲永年縣,為穩定今年的大蒜價格出謀劃策。
眾多專家學者在永年縣進行廣泛調研后指出,目前國內大蒜總產量已占全世界的75%以上,出口大蒜在國際大蒜市場所占的份額將近90%,所以適度控制大蒜種植面積,發展青蒜及蒜黃等多元化生產。
此外,專家還對今年大蒜行情進行了預測:受市場規律及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影響,今年大蒜產品價格將呈上漲趨勢,但質量差的蒜頭仍然不會有好的前途。
|